两会代表委员: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谈思路、明举措,不断推动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怎样才算“幸福河”?又要如何“造福人民”?
推动流域绿色转型发展
2021年12月20日,黄河保护法草案正式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
2019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涛曾提出“关于提请将‘黄河保护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的建议”。如今,这股法治清流将继长江保护法后,再次注入黄河。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黄河保护治理,意义重大。
“我体会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王涛表示。
黄河保护法草案严格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规定相应制度措施。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审议黄河保护法草案,黄河流域全面有法可依的时代即将到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国领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黄河流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弱,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阻碍因素,也难以发挥对制造业高级化的支撑作用。需要设立黄河流域保护和产业特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说。
生态环境部牵头编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着眼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全流域绿色转型发展上作出部署,进行科学谋划。山东省在沿黄9省区率先制定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加强流域环境系统治理
“由于职业特点,我目睹了黄河由‘黄’变‘清’,由‘乱’到‘治’变迁的全过程。”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宁建华表示。
黄河流域一直“体弱多病”,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2021年,生态环境部推动沿黄九省区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划定1万多个环境管控单元,加强源头防控,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水利部对黄河流域13个地表水超载地(市)、62个地下水超载县,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审批;对37处引黄大型灌区实施现代化改造,对225家重点用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推动161个县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
黄河流域长期以来的环境污染状况,导致流域水环境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十四五”开局之年,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被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8个标志性战役之一。
2021年,加强重要支流和沿黄湖泊污染治理,着力整治黑臭水体。全面完成黄河干流上游和中游部分河段5省区18个地市7827公里岸线排污口排查,登记入河排污口4434个。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部为沿黄9省区安排中央环保专项资金1052亿元,重点支持流域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
截至2021年底,山东省安排沿黄9市中央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18.47亿元,省级对下转移支付资金18.23亿元,支持沿黄9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沿,被誉为“华北水塔”,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全面推进汾河保护立法,山西省自主起草《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将黄河流域治理实践中形成的以治山治水治沙治权治村为主要内容的“整沟治理”予以立法确认,同时还积极推动“整沟治理”写入黄河保护法草案。
“我由衷地期待国家层面尽快作出相关顶层设计,统筹兼顾,沿黄九省区一盘棋,共同致力于黄河生态建设,让黄河焕发活力,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宁建华表示。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
近年来,黄河源区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着力加强大江大河源头生态保护。
民进中央认为,目前黄河源区部分湿地水位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城镇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源区防洪工程建设欠账较多,执法装备难以满足需求,草畜矛盾突出,生态补偿方式和标准不合理。
民进中央建议,应当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加大沙化退化草原治理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防洪治理,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强化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健全执法经费保障,提升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各类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帮扶基金,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水储量占黄河水量的1/3,滋养无数中华儿女,“十四五”期间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陕西省开展保护黄河湿地生态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持续开展秦岭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大秦岭北麓水源涵养林建设区保护力度。
山东省与河南省政府签订黄河流域首个省级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建设了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谋划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公司董事长买世蕊曾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加大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并连续十年不懈推动,并最终得到全国人大关注。如今,新乡黄河滩区近16万名群众已经搬出“水窝子”,迁入新家园,过上了好日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思考凝练成建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希望坚持科学施策,稳步推进,按生态规律办事,展现黄河流域治理保护成效,谱写了“黄河大合唱”的音符。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