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论坛】地学大讲堂:阅黄土天书、知风雨冷暖
报 告 人:孙有斌研究员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
报告时间:2020 年 11 月 05 日 15:00-17:00
报告地点:环境与规划学院二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环境与规划学院
邀 请 人:冯兆东 教授
主 持 人:冯兆东 教授
报告人简介:孙有斌,男,1973 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4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2000 年在中国科学院地 球环境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 年 11 月至 2004 年 11 月先后在中国科 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 年 10 月至 2004 年 4 月美国 Woods Hole 海洋研究所访问研究,2004 年 11 月至 2006 年 11 月日本东京大学 JSPS 海外研究员,2016 年 3-8 月比利 时新鲁汶大学访问。2015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8 年入选中 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主持过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基金委等多项课题。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观点综述:长期从事风尘沉积、古季风演化及粉尘源区干旱化研究,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季风-干旱环境的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论证了中国风尘沉积可视为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良好记录。建立了基于单矿物石英的粉尘物源示踪体系,阐明了构造-轨道尺度亚洲风尘源-汇变化及其与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冷的关系;利用石英粒度、碳酸盐碳同位素等多 个敏感季风代用指标,揭示了太阳辐射、冰量和 CO2 变化对轨道东亚季风变率的影响,发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多样性表现;将黄土记录与石笋及模拟结果对比,探讨了大西洋经向环流对千年尺度季风快速变化的影响 。研究成果分别 发表在 Nature Geoscience 、 Nature Communications、EPSL、QSR 等国际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文被 SCI引用 4800 余次,高被引指数(H-Index)为 38。
热忱欢迎广大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