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立足华夏文明的核心腹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发与集成数字地理技术,探索地表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冯景兰院士、李长傅教授和王之卓院士等早期开拓者的带领和影响下,基于多年学术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3个研究方向:地理信息分析与共享关键技术研究、黄河中下游自然地理格局与生态过程数字模拟、面向黄河中下游城市与经济的空间地理计算。

实验室是河南大学多年重点建设的学科平台:历经河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1985年)、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校级重点实验室(1994年)、中澳地理信息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1997年)、公司地理与区域发展模拟实验室(1999年)、数字区域与虚拟工程实验室(2002年),2005年获批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数字区域模拟实验室”。经过严格评审,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下文正式获批“省部共建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15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地理信息技术(GIS、GNSS、RS、VGE等)为手段,以重大科研项目和民生建设工程为突破口,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与机理,探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实验室在坚持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于河南省及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理学、工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以“开放、交流、创新、提高”为宗旨,欢迎国内外研究机构交流合作,也欢迎相关研究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